close

新土改將來臨,農村土地市場化之路還有多遠?

新時期來瞭,有人說當年的土改並沒有徹底完成,現在還要再進一步土改。因為土地作為農業生產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土地市場化進程卻發展十分緩慢,進而使土地這種生產要素價格被嚴重扭曲,其根本原因是農地價格沒有市場化。


今年,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都迎來瞭大修,一系列與農地相關的改革都陸續開展,可以說,2017年是新土改的開創之年。縱觀歷史,農村土地制度的每一次變革,對於中國經濟產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且看改革開放之初,農村土地制度從集體產權轉為瞭個人產權,即從“集體生產、掙取工分”轉到“傢庭聯產、包產到戶”,這一轉變,各級學校抽化糞池讓過去幾十年、甚至幾千年都未能完全解決的溫飽問題,隻花瞭不到幾年時間,就基本上解決瞭。

80年代的土改為接下來改革開放的經濟騰飛奠定瞭堅實的基礎,我們也看到瞭中國用瞭不到30年的時間從一個農業大國,變成瞭一個GDP排名全球第二的強國。

如今,新時期來瞭,有人說當年的土改並沒有徹底完成,現在還要再進一步土改。因為土地作為農業生產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土地市場化進程卻發展十分緩慢,進而使土地這種生產要素價格被嚴重扭曲,其根本原因是農地價格沒有市場化。

價格市場化,關鍵是土地流轉交易的頻繁發生,讓其在頻繁交易的市場中形成自身的價格體系,但目前在我國絕大多數農村地區,農地是最不稀缺的生產要素,不僅價格低廉,甚至在農村勞動力全員奔赴城裡的過程中,土地實際的價值為零,甚至為負值,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農地價格不能反映其稀缺性,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農村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

盡管在承包期延長30年,三權分置,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下,農地經營權的市場化流轉有瞭政策支持和市場保障,現在不少地區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呈現出加速發展的趨勢,但總體水平上來看,市場流轉的高潮並沒有來臨,流轉發生率偏低。

為此,地合網、土地資源網等互聯網平臺進入農村土地交易市場,利用互聯網工具以及自身的土地整合連片等專業服務能力,建立瞭一套網上的農地交易市場平臺以及標準化的價格體系,助推農村土地市場台中通馬桶價錢化。

我們都知道,我國土地分包過程中,不少地方實行水旱、肥瘦、遠近搭配,導致承包土地細碎化,全國戶均耕地7.5畝、5.7塊,如此分散的土地拿到市場上去,流轉很難,畢竟在農地上經營需要大面積的連片土地,因此,土地整合就應運而生。

譬如地合網的土地整合工作,通過三區分置的模式,即將整村的農地分為流轉區、自耕區、機動區,把全村細碎化的土地整合連片,流轉區進入土地交易市場;自耕區給村民自己耕種;機動區劃給那些在外打工還想回來耕作的村民,滿足瞭不同村民的需求,也開拓瞭農村土地交易的市場。

目前,全國2.3億農戶中流轉土地的超過瞭7000萬戶,比例近30%。這個數據不多不少,但隨著新土台中通馬桶價格改的來臨,整合連片的農村土地日益增多,可以預見,流轉土地的農戶比例會進一步提高,較大規模且標準化的土地交易市場將在最近五年形成。
arrow
arrow

    mka042oq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