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京市發改委盤點2017醫改成績

以獨立的媒體視角,追蹤並深入解析醫療行業聚焦的話題。事實全面,觀點鮮明,追求專業。


2017年,北京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問題為導向,從群眾關心的看病就醫細節和實際需求,全面實施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持續推進分級診療、實現城鄉居民醫保整合、減輕社會救助對公家機關水肥清運象負擔等方面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加強頂層設計,編制醫改五年規劃,出臺《“十三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描繪改革路線圖,重點在全面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深化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改革加強綜合監管制度建設等5項制台中包通馬桶度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全面實施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得新突破,被確定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首批國傢級示范城市。出臺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1+18+N”系列文件,在全市3700多傢醫療機構屬地全面推開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取消藥品加成和掛號費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規范調整435項醫療服務價格,組織實施藥品陽光采購。以藥補醫機制初步破除,醫療機構新的補償機制基本建立,醫藥費用總體平穩,醫藥費用增幅下降,在全國發揮瞭示范引領作用。同時,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讓有限的專傢名醫資源能更好地服務於危重急難患者。

促進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進一批重點市屬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項目,天壇醫院新院區投入運行;友誼醫院順義院區等項目進展順利。進一步推動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深化三地疾病控制和健康促進方面的合作。繼續推進北京-張傢口等6個醫療合作項目。開展京津冀三地醫療保險管理合作,三地定點醫療機構實現互認,三地參保人員異地就醫更方便。為進一步降低耗材虛高價格,三地共同推進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

持續推進分級診療,通過統一社區和大醫院醫保用藥報銷范圍,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等4種慢性病患者實行長處方報銷便利等醫改政策,吸引患者到基層就醫,分級診療趨勢顯現,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機構:三級醫療機構診療次數下降12.1%,二級下降3.4%,一級醫院和社區服務中心上升瞭15.3%,其中,東城、西城、海淀、朝陽等北京核心城區一級醫院和社區台中通馬桶價格服務中心門急診量上升瞭20%至25%。累計簽約長處方居民超過1萬人。

擴大保障范圍,進一步擴大北京市醫藥藥品報銷范圍,將國傢2017年版藥品目錄新增的477種藥品及36種談判藥品全部納入本市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報銷范圍,北京市醫保藥品報銷品種由2510種增加到3023餘種,群眾基本用藥需求得到更好地滿足。增加門診特殊病病種。將現有門診特殊疾病“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調整為“惡性腫瘤門診治療”,將“多發性硬化”和“黃斑變性眼內註射治療”增加納入門診特殊疾病病種范圍,門診特殊病病種增加到11種,為大病患者減輕醫療費用負擔約3.5億元。

調整社會救助對象醫療救助標準,分別將門診救助比例從70%上調至80%,年救助封頂線從4000元上調至6000元;將住院救助比例從70%上調至80%,年救助封頂線從4萬元上調至6萬元;將重大疾病救助比例從75%上調至85%,年救助封頂線從8萬元上調至12萬元,減輕社會救助對象個人負擔。

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出臺《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並為農村居民發放社保卡。今後,農村居民就醫也能持社保卡實時結算,無需個人再先行墊付醫藥費。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待遇,統一瞭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

異地就醫實時結算,在全國率先落實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減少異地就醫人員“跑腿”、“墊資”。北京市676傢有床位的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可以實現跨省異地持卡就醫、實時結算。

社會辦醫,明確本市社會辦醫4個重點支持方向,提出瞭18條具體政策措施。推進社會辦醫規范有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需求。社會辦醫機構數、民營醫院數、床位數持續增加。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市新增社會辦醫機構200傢、民營醫院14傢、社會辦醫床位4925張,占全市總量的比重分別提高1.6個、3.0個、3.0個百分點。社會辦醫質量明顯提升,湧現出德爾康尼骨科、三博腦科醫院一批品牌化、連鎖化社會辦醫機構。

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從群眾關心的看病就醫細節入手,針對患者看病就醫過程中的排隊、等候、跑路、看專傢難等痛點難點問題,著力改善醫療服務。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對群眾預約掛號、知名專傢團隊服務,優化診療程序、改善服務設施、推送診療結果信息,加強營養配餐等方面進行瞭設計和安排,提升群眾獲得感。

原標題:北京市2017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
arrow
arrow

    mka042oq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